当前位置:首页>实践

数字化转型+田野问卷!浙艺青年破解宁海平调濒危困局

时间:2025-05-07   来源:实践强国网

浙江锚定“高水平文化强省”目标,将非遗保护与戏曲振兴纳入战略,深耕“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三大领域,构建“五个新高地”格局,力争2030年达成宏伟蓝图。自2018年“戏曲振兴工程”启动,浙江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突破传统戏曲“民间自发”模式,凭借严格的数字化传播考核,推动戏曲系统性转型,为非遗活化注入强劲动力。在此时代浪潮与政策背景下,2025年4月23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像素戏坊团队走进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开启非遗传承深度探索之旅。

简单参观传承中心的剧场、排练厅、音乐设计工作室后,像素戏坊团队与剧团团长吕娅娜展开深入交流。吕娅娜向众人讲述着剧团的发展历程,提及当下传承困境时,她面露忧虑。在这个娱乐方式多元的时代,愿意沉下心欣赏戏剧的年轻人愈发稀少。但她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也彰显着传承的决心。据悉,剧团正筹备融合现代元素的新剧目,并计划借助短视频平台,让戏剧之美在数字时代重新焕发生机。

图片1.png

 

像素戏坊团队还与传承中心书记姚国民进行了交流,姚国民同时也是剧团乐队股的一位司鼓演奏员,他耐心地为众人介绍各类乐器及其在不同场合的作用。谈及剧团经营,姚书记坦言,目前剧团主要依靠政府扶持与商业演出维持运营,经济压力不容小觑。他反复强调,“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并表达了搭建更多展示平台,吸引大众关注宁海平调传承的期望。

图片2.png

 

离开剧团后,像素戏坊团队迅速行动,深入宁海县各个村庄开展调研。他们发放了千余份问卷,田间地头、村口树下,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或坐于小板凳上,或倚靠着门框,认真填写问卷,分享着自己与平调的故事。这些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为深入了解平调的生存现状提供了丰富素材。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数据的收集,更是一场文化的对话。宁海平调剧团的故事,折射出无数非遗传承者的坚守与探索。未来,像素戏坊团队将深入分析调研成果,为戏剧传承发展建言献策,让这朵戏曲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石可欣 周鑫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