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旅

北方工大学子寻根崤函豫冀,谱文化传承新篇

时间:2025-08-27   来源:实践强国网

为响应国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政策号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北方工业大学 “崤函豫冀行”实践团,以 “青赓经典” 为主题,跨越河南、河北、陕西三省,开展为期五天的文化考察活动。团队通过实地探访博物馆、文化场馆,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与历史遗址,在触摸千年文明印记中,探索传统文化传承新路径,为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溯源非遗与考古:解码文物里的 “活态传承”

走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馆和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成员们在传统技艺与历史遗存中开启文化寻根之旅。汴绣作品的细腻丝线勾勒出传统工艺的精致,唐三彩釉色的绚丽流转展现古人的审美智慧,队员们深刻感悟 “传统技艺并非仅存于博物馆的标本,而是能够融入当代生活的活态基因”;甲骨文中 “雨” 字的刻痕、青铜礼器上的繁复纹饰,生动还原 3000 多年前商王朝的文明风貌,让团队成员深刻顿悟:今日笔下的汉字,正是穿越千年的文化传承纽带。

image.png

对话经典与民俗:挖掘印记里的 “文化基因”

踏入“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 与木偶博物馆,成员们在文化演绎与民间艺术中感受传统的时尚表达。在戏剧幻城内,21场沉浸式演出重现《红楼梦》经典场景, “有还无” 剧场的时空对话表演,将古典文学与现代舞台技术巧妙融合,让队员们直观体会到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走进木偶博物馆,从南北朝时期的杖头木偶到当代的布袋木偶,一件件藏品串联起民间艺术的传承脉络,木偶木纹里藏着的匠人精神与文化记忆,让团队对 “非遗传承需守正创新”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image.png

探访文明发源地:触摸遗址里的 “历史脉络”

从河北邢台到陕西西安,实践团沿着文明发源地的足迹,在文物与遗址中读懂历史的厚重。在邢台博物馆 “千年邢窑” 专题展厅,130 余件邢窑白瓷静静陈列,其 “薄如纸、白如霜” 的特质,完整呈现北朝至盛唐 800 年的制瓷技艺演进;当看到唐代邢瓷上的 “盈” 字款(宫廷烧制特有标记)时,队员们深切感受到 “工匠精神” 并非现代新词,而是古人对技艺极致追求的生动体现。团队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与西安半坡博物馆:前者以仿唐建筑复刻千年长安气象,从远古石器到隋唐金银器,文物依历史脉络铺展文明发展画卷;后者作为中国首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18678 件馆藏文物(含 4528 件三级以上文物)中,红陶人头壶、人面网纹彩陶盆等珍品,以及地穴式房屋、粗粝石器,让队员们触摸到先民 “天人合一” 的最初理念,体会到史前文明的生命智慧。

image.png

image.png

青春赋能文化传新:让千年文明 “活在当下”

以实践为桥,在行走中感悟文化魅力。实践团成员表示,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 “传承中创新,创新中延续”。

image.png

未来,团队将立足专业所长,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碰撞,让唐三彩釉色融入文创产品,用数字技术让古老唱腔通过新媒体传播,让剪纸纹样、传统戏曲走进日常生活。以青春之力,让博物馆橱窗里的文物 “走出来”,让非遗技艺在时代土壤中 “活起来”,切实践行 “青赓经典” 的使命,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牛悦嘉 张伊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