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旅

漆艺传薪 助残筑梦——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非遗书房实践团开展探讨调研

时间:2025-07-31   来源:实践强国网

     黄河文明积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绵延不绝,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探究漆器的发展延续,深入了解漆器技艺,领会漆器文化的恢弘魅力,7月29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非遗书房实践团前往泰安市新泰市尚艺祥漆器制作工坊开展探讨调研。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与负责人合影留念)

     实践团成员来到漆器制作工坊进行实地探究,李哲老师先向成员们展示了通过漆器手法制作的一些精细作品,以及紧随时代潮流的漆器作品,同时让实践团挑选制品以表示欢迎。李老师表示,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改良漆器技艺,将黄河特色文化融入其中,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融的,精美质朴的漆器制品。

image.png 

(图为负责人李哲向实践团介绍漆器)

     在进行拍摄与记录的调研过程中,李哲老师向成员们讲解到,漆器手艺是很讲究技巧的。传统大漆工艺以天然生漆为主要原料,环保耐久,具有防腐蚀、耐高温的特性。装饰技巧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彩绘、雕填、螺钿镶嵌、堆漆等。李哲老师从制胎、裱布刮灰两个过程向实践团展示漆器技艺。他提及到在漆器制作中,制胎和裱布刮灰是奠定器物基础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成品的牢固度与表面平整度。了解了技法后,李老师也热心地向成员普及有关漆器技艺的悠久历史和传承文化,实践团了解到,非遗工坊承载着繁多的漆器文化,像是手镯、葫芦,还有常见的漆扇。

     此外,李老师向实践团介绍了漆器未来的发展道路。泰安漆器作为山东传统工艺的代表,近年来在传承与创新中稳步发展。当地匠人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积极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开发出符合当代审美的茶具等实用漆器。通过与高校合作、非遗工坊培训等方式培养新生代传承人,并借助文旅推广扩大影响力。尽管面临生漆材料成本高、年轻学徒稀缺等挑战,但泰安漆器正通过工艺改良与文化创意,逐步实现从传统手工艺品到生活美学的转型,成为彰显齐鲁文化特色的重要非遗名片。

 据实践团调查研究,漆器文化在展现非凡历史魅力的同时,也提供给了残障人士在社会中生存的条件,许多残障手艺人通过制作漆器来进行谋生,这使得这项非遗文化更具价值意义与时代内涵。非遗助残既为残障群体提供就业赋能和精神疗愈,也为非遗技艺传承注入新活力,实现文化保护与社会公平的双赢。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实践团认识到漆器技艺是需要代代相传的非遗文化。它不仅是中华文明三千年的工艺智慧结晶,承载着独特的审美哲学与匠人精神,又是活态的文化基因。当代传承不仅保护了濒危的传统技法,更赋予其现代生命力。漆艺正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文化纽带,在增强文化自信、推动非遗活态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曹晓昕 罗鹏飞)


上一篇:下洲村皮影火出圈,竹编现身竟是为这?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