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的蓝莓挂满晨露,关院学子以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他们用脚步丈量产业的脉络,用创意点亮品牌的光芒,让每颗蓝莓都带着故事,从辽东走向世界,让乡村振兴的梦想抽枝发芽。
一、丹东蓝莓赋能乡村振兴
2025年全国两会聚焦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指明方向。丹东蓝莓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不仅是区域农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更是推动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海关作为国际贸易的关键枢纽,在优化通关流程、促进农产品跨境流通、落实政策支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项目立足于海关专业能力与政策资源,以提升丹东蓝莓进出口效能为核心目标,通过实地访谈、文创设计和网络助销,深入海关一线开展调研,为丹东蓝莓设计多款包装文创进一步增强丹东蓝莓的知名度,拓宽其海外市场通道,最终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二、海关提速蓝莓鲜达海外
以实践调研为笔,绘乡村振兴新篇。2025年7月16日,上海海关学院“关助振兴•莓不胜收”团队成员赴沈阳空港物流海关监管中心,与桃仙机场海关关员交流果蔬出口通关及助农举措。
上午10时,团队聚焦通关效率提问:“新鲜蓝莓等果蔬易变质,海关如何避免通关延误影响品质?”桃仙机场海关监管一科李科长答:“我们会提前对接企业获取申报信息与材料,严格落实‘货到即查’,还开通‘7×24 小时预约通关’,就像给果蔬出口装上‘加速引擎’,最大限度抢出保鲜时间。”团队还问到关于申报流程便捷化措施等问题,李科长一一进行了解答。此外,她还建议将本次调研与山东、云南调研数据对比,让研究更全面。
若说乡村振兴是片沃土,那这场调研便是深入土层的“根系探索”,既解锁了丹东蓝莓等果蔬“走出去”的通关密码,也为后续精准赋能产业、助力农民增收筑牢了实践根基。
三、速运助力蓝莓畅达全球
以运输效率为翼,保蓝莓新鲜品质。为深入了解航空公司对运输农产品可以提供的支持,2025年8月5日,团队来到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货运部开展实地调研。
团队主要就出口运输新鲜果蔬的保鲜方法、储存方法进行提问,南航货运部负责人为团队成员介绍出口运输的详细步骤:部分货物在办理完海关手续后不能被立即运输,新鲜果蔬先放置到相应温度的库房中,使其始终保证新鲜度。“对于不同的农产品,需要不同的储存条件,储存仓库是如何实现这一条件呢?”团队成员问道,“仓库分为热冷库,冷库,有零下的,有2-8摄氏度的,有零下便于冷藏的冷库,会实行一个二道防护保温库”负责人解释道。负责人还提到,经过商户的反馈和建议,时效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尽量减少时间上的浪费是运输的关键。
团队将系统梳理本次获取的调研结果和经验建议,希望能依托南航货运的航空物流网络优势,助力丹东蓝莓更快走向国外市场。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凝聚着辽东沃土丰饶与柔情的丹东蓝莓,将以臻鲜品质香飘世界,以匠心风味誉满五洲!
四、文创设计助推莓香远扬
为提高丹东蓝莓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团队发挥包装文创的助销“软实力”,调研期间同步推进海关主题宣传画绘制,结合通关流程、助农举措等元素,生动展现海关在产业振兴中的作用;还设计制作蓝莓包装与文创产品,助力产业的宣传推广。这些实践内容为项目研究积累了素材,也为探索海关服务乡村振兴模式提供了支撑。
身旁带着关隘的风,手中握着田野的脉。本次调研让政策走出书柜,让知识融入产业,团队不仅解开了丹东蓝莓扬帆出海的“通关密码”,更为后续推动更多农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实的样本范例。关院学子带着乡村泥土的收获,必将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结出更多务实成果!(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