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乡村振兴

“跨界”党代表陈漫:践行核心价值观,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5-04-09   来源:实践强国网

在粤北山区乡村振兴与电商帮扶公益的前沿,连平县党代表陈漫以多重身份活跃于服务群众的舞台。作为一名80后党员,她深度融合新媒体传播、产业发展与基层党建工作,在连平县矿产工业总公司党支部“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电商帮扶公益事业”的战略指引下,探索出极具示范意义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162e7f94-b245-49de-bc2e-fc39b1d33811.jpg



新媒体搭台,传播乡村正能量


陈漫敏锐把握新媒体传播优势,精心运营“乡村振兴靓播君”“油茶精灵”“田心报”等系列账号。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图文报道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现乡村发展新貌。她以独特视角记录基层党建成果,全网累计发布超1000余篇乡村振兴电商公益活动主题原创作品。这些作品凭借真实鲜活的内容,实现全网超500万次的传播量,成为当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让乡村故事传得更远、更广。

3fbb3761-260d-4b28-9a92-80fb91a46c4a.jpg


产业引领,打造特色兴农模式

身为乡村振兴产业的“领头雁”,陈漫携手农业专家团队,倾力打造“璠龙油茶”特色品牌,成功带动周边6个村集体年均增收15万元。她创新探索“红色文化 + 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构建集观光研学、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这一成功经验入选省级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为各地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电商赋能,培育乡村致富新动力

依托省级农村电商产业园平台和河源市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妇女联合会,陈漫组建了一支180人的专业团队,积极开展电商技能培训。累计举办100余场公益培训活动,培训残疾人、大学生、妇女同胞、退役军人等群体达2300余人次,有效拓宽了他们的就业增收渠道。

在她的重点帮扶下,连平金汤种养专业合作社构建起近1500亩的综合种养体系,种植枸杞芽、油茶、果蔬等作物,发展水产与山鸡养殖。通过“电商 + 公益”模式销售农产品,推进农文旅融合,实现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带动60户脱贫户稳定增收,解决了1150余人的创业就业问题。

987d46758937690673541a419c112680.jpg


其中,残疾人家庭张培阳在帮扶下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此外,她帮扶的清远英德市果康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一村一品甘薯基地”,其主推的黄金红薯干荣获省级“十大受欢迎薯品”称号;惠宜生配方羊乳粉获全球首款“质量金奖”,树立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标杆。

多元服务,弘扬文明新风尚

陈漫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投身文明实践活动。她联合河源市源城区文化馆、河源市硬笔书法协会,累计开展300余场优秀传统文化、健康养生管理等公益讲座,提升群众生活质量。通过直播提供保险、家政、情感、家庭教育指导等全方位服务,覆盖2160余个家庭,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

此外,她还热心担任公益红娘,促成30对新人喜结连理,搭建起单身男女的幸福桥梁。作为省、市、县级“民间河长”,河源市河湖保护志愿者协会连平县北江护河队长,她牵头实施生态保护项目,组织300余场志愿活动,获评“最美护水大使”。在她的带动下,300余名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采样、器官捐献登记等公益活动,陈漫也荣获“连平县无偿献血爱心志愿者形象大使”称号,传递无私奉献的正能量。

文化铸魂,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陈漫深刻认识到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深度挖掘客家文化资源,通过举办非遗手作体验、民俗展演等活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她联合河源市源城区文化馆,开展非遗文化、油茶文化及文学创作、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个人多次荣获省级优秀创作奖、优秀作家、市级优秀文化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在她的推动下,建成8处村级文化驿站,培育13支乡村文艺骨干队伍,为乡村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

ea6d096f4e05329b1c27f64fd069b98b.jpg

a886c3e032b4fb6824d72ecdb73db9b6.jpg



00002.jpg

陈漫作为基层党代表,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先后荣获“省级乡村振兴优秀导师”“最美民间河长”“巾帼公益主播形象大使”“爱心大使”“乡村振兴之星”“党的杰出青年”“爱心宣传大使”等荣誉称号。她的先进事迹被中国农影村村播、《农民日报》、中国农网、人民新媒网、实践强国网、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振兴的典范。未来,陈漫将继续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展现新时代党员代表的巾帼风采,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编辑:董柏熠

来源:学习强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