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征程中,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山城分局领导重视,统筹安排部署,成立乡村振兴驻苗庄村工作小组,派遣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一名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多点发力,助力乡村实现华丽蝶变。
筑牢基层堡垒,凝聚奋进力量
为重塑组织力,激发党建活力,工作伊始,驻村第一书记郭建龙直面党组织服务意识与能力薄弱、群众意见较大的困境,他耗时 2 个月,深入 3 个村民小组,与 50 名党员、18 名低保户、7 名残疾户促膝长谈,精准把脉村情民意。在此基础上,广纳贤才,将 1 名致富带头人、2 名后备干部吸纳进村委,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优化配置架构。同时,规范党员学习机制,为每名党员量身打造学习档案,订阅丰富学习资料,充分激发党员学习热情,使其成为乡村发展的 “红色引擎”,引领群众阔步前行。
创新治理网格,夯实善治根基
结合实际,在工作中积极推行 “四议两公开” 制度,精心制定 2 份议事决策文件,持续完善村民自治体系。凭借此治理体系,实现 “琐事不出网格、要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的治理愿景,成功调解 3 起矛盾纠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为乡村营造和谐稳定的發展环境,使乡村治理的的基石更加牢固。
富民政策入心,宜居环境改善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依托市场监管优势,山城市场监管分局多次组织人员,到苗庄村开展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宣传,使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为了消除卫生状况差,山城分局分梯次组织人员,到苗庄村开展清洁卫生活动,疏通沟渠,铲除杂草,保护绿植,为打造“绿水青山”竭诚助力。
实施产业致富,激活经济动能
精准布局,发展特色种植业。立足村集体土地资源,巧妙规划 120 亩土地,采用套种模式,种植小麦、玉米、辣椒等作物。为拓宽销路,积极对接重庆等外地市,搭建销售桥梁,打开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交易市场,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研判市场创新,壮大传统加工
依托苗庄豆芽、豆腐制作传统技艺,成立村合作社。研判市场走向,及时更新制作工艺,提升产品品质与产量。借助市市场监管局山城分局帮扶之力,全面打通销路、拓展市场版图,促使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 6.5 万元,为乡村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强化民生保障,描绘幸福画卷
改善人居,建设美丽乡村。全力推进户厕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200 户改造任务,有效改善村民如厕环境;实现污水改造全覆盖,彻底解决污水横流难题。积极争取资金帮扶,新修 3000 米村级道路,安装 35 盏路灯,同步实施路边绿化、道路硬化工程,让乡村道路焕然一新。更喜获上级资金 500 万,改造 2 个坑塘,用于种植荷花莲藕、养鱼,不仅美化环境,还为村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在实施精准帮扶工作中,局领导带头深入检测户,屈膝谈心,提供帮助,过年过节进行热情慰问;重点为残疾人两次捐赠配备轮椅,让被帮扶者真正体现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展望未来前行路,续写乡村新篇章
文明乡风建设虽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前行之路漫漫。后续,我们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深挖产业潜力,做精做细特色种植与传统加工产业,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在民生保障方面,继续倾听群众诉求,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乡村成为群众的心之所向、身之归处。我们坚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乡村建设中的苗庄村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文明之花,绘就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动人画卷。(户东翔)
上一篇:延安大学“探究‘苏陕协作’工程‘宿迁行’”社会实践团赴江苏宿迁调研赋能陕北老区乡村振兴的金点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