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践

长春中医药大学“承岐黄・赴井冈”实践团参加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

时间:2025-07-31   来源:实践强国网

7月18日至26日,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承岐黄・赴井冈”实践团走进井冈山,参加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实践团通过专题讲座深化理论认知、依托红色旧址打造实景课堂、借助实践体验强化情感联结,在七天的沉浸式研学中,不仅让中医药学子的专业初心与井冈山精神深度融合,更结合专业特色创编“井冈星火青年养生操”,让红色精神在身体力行中得以传承。

image.png

长春中医药大学“承岐黄·赴井冈”实践团全体成员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合影。

解读精神内核,研学调研铸医魂

“马义夫堵枪眼、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举,与‘大医精诚’的医者初心本质契合。”在“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讲座后,实践团成员王思媛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感悟。此次讲座中,钟国华老师以详实史料为据,生动讲述革命先烈的真实事迹,阐释“敢闯新路、依靠群众、为信仰拼搏”的井冈山精神内核。队长刘芸熙在分享时提到:“革命先辈为信仰舍生取义,我们当为守护健康矢志不渝。”

如何将红色精神转化为专业实践?宋留清老师在“调查研究传家宝”讲座中指明了方向。他以毛泽东《寻乌调查》为范本,引导实践团将“实事求是”内化于专业研究,指导实践团制定调研计划。调研期间,实践团专程专访井冈山红军医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余宝平与井冈山客家山歌、井冈红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平梅:余宝平详述革命时期中草药应用,那些浸润着硝烟气息的草药故事,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切体会到中医药在革命烽火中的宝贵价值。陈平梅则用清越的嗓音唱起井冈红谣,在教唱过程中,那承载着坚韧与温暖的旋律,为“红医精神”提供了可感可触的传承载体。

image.png

长春中医药大学“承岐黄·赴井冈”实践团全体成员与余宝平、陈平梅合影留念。 

踏访红色印记旧址深处叩初心

7天里,实践团的足迹遍及多处红色遗址:大井旧址的弹痕墙、小井红军医院的石制药碾,无声诉说着革命岁月的艰辛;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内,全体成员庄重敬献花篮,重温入团誓词;茅坪八角楼竹节油灯的微光,让实践团成员读懂“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

伫立黄洋界哨口的战壕遗迹旁,青石板上的《西江月・井冈山》碑文,经雨水洗礼愈显遒劲,实践团成员望着群山齐声背诵,从“山下旌旗在望”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青春之声激荡山谷。这种绝境中迸发的信念力量,让大家真切懂得:“坚定信念”绝非虚言,它是直面艰险时“敢打必胜”的精神支柱。

沉浸体验铸魂知行合一砥担当

“亲手编织草鞋才懂得,于都百姓十天赶制二十万双草鞋,这绝非冰冷的数字,而是一针一线织就的民心所向。”在红色实践体验环节,实践团成员学习编草鞋,粗糙的稻草磨红了手掌,却让“军民鱼水情”有了切肤的温热。

沉浸式体验贯穿始终:在老乡家中学做红军餐,一口粗茶淡饭,品出的是“一粥一饭思不易”的节俭真谛;马源村急行军路,踩着先辈足迹跋涉,当汗水浸透衣衫,真切体会到的是“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的钢铁意志。实践团成员王硕深有感触:“以前总说‘艰苦奋斗’,现在才明白,这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我们面对挑战时该有的态度。”

井冈星火再启程红脉传承见行动

“此行研学,并非终点,恰是征程新启”。研学结束时,实践团以井冈山“坚定信念、奋勇向前”的精神为内核,融汇中医药养生智慧,形成了“井冈星火青年养生操”的创编思路和部分动作设计,让红色精神在身体力行中焕发新生。

正如成员们所感:“井冈山精神告诉我们‘为何出发’,而岐黄之术教会我们‘如何前行’。”从井冈山带走的精神力量,正转化为学子们笃行的动力:未来他们将拍摄“井冈星火青年养生操”教学视频,清晰展示动作要领;还将设计动作分解手册,惠及不同练习人群。无论以何种方式传递,这段井冈岁月所淬炼的精神,都如明灯指引,熔铸岐黄之术与红色基因,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征途上恒久闪耀。(吴丽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