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学院“茶韵青播科技助农实践团”于7月8日至9日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开展“三下乡”活动,生动探索了科技赋能、青春表达助力传统茶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团队深入宁红茶核心产区,通过两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将传统制茶技艺与青春活力相融合,为修水茶叶线上市场拓展注入科技动能。
7月8日的首场直播在茶园进行,镜头穿透茶树丛,将宁红茶的自然生长环境真实呈现在网友眼前。实践团成员手持刚采摘的鲜叶,细致讲解“一芽二叶”的标准形态:“大家看,这样的鲜叶肥厚多毫,正是宁红茶醇厚口感的基础。”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有人沿茶园小径介绍土壤酸碱度、海拔光照等自然条件;有人操作辅助镜头特写茶叶细节;还有人实时解答评论区关于“茶叶耐泡度”、“适宜饮用季节”的提问。
为深度贴近年轻受众,直播巧妙融入趣味互动。镜头外队员一句“喝了茶可以起飞吗”的俏皮提问,瞬间点燃评论区气氛,青年化的表达有效激活了传统茶产业的传播活力。成员们表示,网友的积极反响让所有付出更具价值。通过青年化表达传播传统茶产业,不仅有效推广了宁红茶,更显著激活了其传播活力,意义深远。
图为团队成员在茶园进行直播
次日(7月9日)下午,实践团将直播阵地转移至大板尖众创空间的茶叶制作厂房,在创始人帅总的引导下,深入探秘并直播呈现宁红茶从鲜叶到成品的蜕变全过程。谈及至关重要的杀青工序,他用了一个生活化比喻:“跟家里炒青菜一个理,得大火快翻,让茶叶在高温里‘锁住’鲜爽,不然就‘蔫’成老叶味了。”
图为团队成员向观众展示亲自采摘的茶叶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顶着近40度的高温深入茶园,严格按照“一芽二叶”的标准进行采摘,直至采满两锅。在180度的铁锅前,帅总亲自示范杀青环节,成员们努力学习掌控翻炒的节奏,手法从翻炒逐渐过渡到按压,亲眼目睹嫩绿的鲜叶在高温下转变为暗绿色。到了揉捻阶段,帅总手把手指导,强调“揉捻时需要用手掌充分发力,以激活茶叶中的茶多酚”,成员们在手中感受着茶叶逐渐成形的韧劲。最后在烘干工序中,成员们紧盯茶叶水分蒸发的变化情况,适时用手轻揉,使茶叶卷曲,颜色从暗绿色沉稳地过渡为乌润色,至此,一片嫩叶终于变成了杯中香茗。“铁锅180度,手心全是汗,但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叶,值了!”实践团成员在酷暑中亲历采茶、杀青、揉捻、烘干全过程,深感不易:高温下精准采摘、铁锅前紧张翻炒、揉捻时拼尽全力。喝到自制的茶,他们动情道:“每一片茶叶都饱含汗水与匠心。以前不懂茶珍贵,这次体验让我们彻底改观,必须为推广传统制茶技艺出力!”
图为团队部分成员正体验揉捻茶叶其余成员一旁学习
据悉,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707人,成交金额达到2513元,观众群体延伸至北京等地区,为宁红茶扩大推广范围。同时,和大板尖众创空间创始人帅总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为宁红茶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团队将积极探索更多“科技+文化+助农”的赋能形式,助力乡村振兴。(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