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促进代际沟通与社会和谐,近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朝晖暮暖实践团联合文化馆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幼共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互动游戏、手工制作、故事分享等形式,让老年志愿者与幼儿园的孩子们共度温馨时光,传递爱与陪伴的力量。
一、童心伴银龄,欢乐满课堂
活动当天,十余名老年志愿者走进教室,与孩子们结对互动。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老人们和孩子们一起参与了“手指操”“黏土捏塑”“童谣合唱”等趣味环节。年过七旬的张奶奶笑着说:“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孙子,和他们在一起,我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幼儿园小朋友乐乐则兴奋地展示自己与志愿者爷爷合作完成的彩绘作品:“爷爷教我画了小恐龙,他可厉害了!”
二、双向治愈,传递温暖
老幼共托模式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元的陪伴,也为老年人创造了社会参与的机会。社区负责人表示:“这种跨代互动能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同时让长者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是一种‘双向滋养’。”活动现场,老人们耐心教孩子们折纸、讲故事,孩子们则用拥抱和童言童语温暖着长辈的心。
三、志愿同行,共筑和谐社区
朝晖暮暖实践团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通过常态化活动,打破年龄壁垒,构建全龄友好的社区环境。”活动尾声,志愿者还为每位孩子赠送了手工制作的爱心卡片,老人们则收到了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感恩画作”,温馨场面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据悉,本次服务累计惠及50余名儿童和20位老年志愿者。活动不仅搭建了代际沟通的桥梁,也为探索“一老一小”民生服务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