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艾力,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江西财经大学专职辅导员,同时担任“让爱助力”艾老师工作室主持人。自投身教育工作以来,他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学生工作全过程,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在一线服务学生、引领青年、促进团结,用实际行动搭建赣新两地民族团结的桥梁,成为师生眼中践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排头兵”。
2021年,谢尔艾力牵头创立“江新比心”民族团结实践团,自此开启了长期援疆服务的征程。五年来,他带领实践团克服地域差异与环境挑战,连续赴新疆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乌恰县及喀什地区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160天,组织各类活动240余次,直接服务群众与学生2万余人。实践团的工作聚焦多领域发力:在红色基因传承上,通过专题宣讲、实地研学等形式,讲述党领导下的民族团结故事;在普通话推广中,针对当地群众与学生需求设计特色课程,助力语言沟通无障碍;在乡村支教领域,为偏远地区孩子带去优质教育资源,拓宽知识视野;在非遗文化调研方面,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技艺与文化内涵,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播。这些地方处处可见江财各民族青年在辅导员指导下发挥专业所长、服务边疆群众的青春身影,不仅为当地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更有效促进了赣新两地各民族人民的交流、交融、交往,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互动中得以传承与弘扬,进一步强化了各族群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理念。
作为实践团的核心引领者,谢尔艾力始终坚持“同吃、同住、同指导”的工作方式,与团队成员、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实践团成员涵盖汉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他注重在每一次任务分配、每一次实地走访中,引导江财各民族青年在协作中增进民族情谊,在服务中提升党性修养,让每一次援疆实践都成为锤炼品格、凝聚力量的过程。在他的带领下,“江新比心”民族团结实践团凭借扎实的工作成效获得广泛认可: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两次荣获江西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他个人也因突出表现获评江西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谢尔艾力与实践团的工作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中华网、中青在线、实践强国网、江西思政平台及江西省电视台等40余家国家级、省级、县级媒体先后报道其事迹,成为高校践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典型案例。报道中多次出现江西财经大学各民族青年在边疆一线支教、调研、宣讲的画面,直观呈现了辅导员带队、青年接力的育人成果。在资源对接与基地建设上,实践团也实现了突破:成为全省高校中首个与阿克陶县团委共建“民族团结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团体,首个与克孜勒陶镇人民政府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实践基地”的高校团体,为长期开展援疆服务与民族团结教育搭建了稳固平台。2025年,实践团的工作更是收获了来自新疆的肯定——3月收到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感谢信,8月先后收到阿克陶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克孜勒陶镇人民政府的感谢信及锦旗,字里行间满是对江财青年援疆贡献的认可与感谢。
入职以来,谢尔艾力始终深入学生一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形上用心、有感上用情、有效上用力。当学生家长因高压电触伤遭遇家庭经济困难时,坚持从每个月的工资中拿出500元资助学生的日常生活费用;在节假日准时发送祝福语和小礼品,用幽默方式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努力成为学生口中喜爱的“艾酱”。他还带领工作室汇聚校内外力量,实施“西域阳光”助学项目,遴选高素质学生“一对一”结对,精准开展思想、学习、生活帮扶。近三年,20名少数民族学生考取武汉大学等高校研究生,10余人参军入伍,66人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育人成果丰硕。
从红土圣地到边疆热土,一个举手之劳,一句鼓励的话,一个热情的问候,一个温暖的微笑,在践行民族团结的道路上,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民族学生心灵深处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用真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中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民族团结画卷上,书写下属于江财人的璀璨篇章。(王刚)
上一篇:四年深耕乡村一线 益起行实践队以“两弹一星”精神绘振兴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