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

蓉城绿翼领航向,青春宣讲润童心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商学院暑期社区公益课堂纪实

时间:2025-07-31   来源:实践强国网

为了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奉献社会,7 月 13 日至 7 月 17 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商学院“蓉城绿翼,宣讲领航”宣讲团在郫都区高新区合作街道与晨风社区协同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雏鹰计划暑期公益课堂活动。本次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通过财经素养普及、低碳环保宣传、非遗文化传承等多元化形式,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暑期盛宴。

生态密钥,透过货币看环保

货币里的环保课,种下可持续发展的种子。7月13日,“生态密钥”活动,以货币为镜,为社区儿童照见经济与环保的共生之道。从贝壳货币的过度开采到金属货币的资源消耗,从纸币流通到数字货币的低碳革命,志愿者通过货币演变史,清晰展现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的互动轨迹。这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让孩子们明白:每一种交易方式的背后,都藏着对环境的影响。

除了这些知识的讲解以外,还与孩子们一起做了“货币版抱团游戏”和环保纸币的设计,让孩子们在这些货币知识的灌输以外还可以体会到这堂课程的乐趣,将“资源珍惜”“绿色发展”等理念融入游戏与创作。活动落幕时,孩子们手中的“环保货币”或许稚嫩,但其承载的意义厚重——它让“经济与环保协同”的种子在童心扎根,为未来培养绿色经济的践行者埋下伏笔。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共同参与货币版抱团游戏

巧手经营,童心悟商——财富实践成长记

7 月 14 日 “创意工坊筹备日” 与 7月15 日 “财富市集” 活动,为社区儿童打造了完整的财商启蒙实践。这两日活动让商业智慧与责任意识在童心自然扎根。筹备日里,孩子们分组担任 “店长”“财务”“营销员”,在分工中体会协作价值。旧物改造、手作创意构思让 “价值” 具象化;成本核算、宣传语创作让 “经营” 成为实践。“诚信经营” 守则与促销方案设计,既是技巧积累,更是责任体察,孩子们认领任务时满是对 “创造价值” 的向往。

市集实战日中,从摊位布置到角色轮换,孩子们在 “掌柜” 与 “顾客” 身份切换中体验交易逻辑。讨价还价藏着沟通艺术,收支记录透着对 “利润” 的初认知。活动为最高利润 “小掌柜” 颁奖,孩子们分享心得:“最大挑战是说服顾客”“团队配合才卖得快”。两日的财富实践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财商种子,更培育了协作与责任认知 —— 未来的理性财富观,正始于这样的实践启蒙。

童心绘传承,文化绽新颜

在雏鹰计划暑期公益课堂的系列活动中,传统文化与民族情谊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蓉城绿翼,宣讲领航”的实践团成员们化身 “文化使者”,以趣味互动开启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

“文物会说话” 课堂上,《逃出大英博物馆》短片引出国宝故事,孩子们化身 “小文物” 朗诵诗词,在青铜器铭文与瓷器传奇中穿梭;诗词接龙与拼贴诗创作里,他们用剪刀与彩纸 “修复” 文化碎片,让散落诗句变作童趣新诗,在跨越千年的对话中,读懂文物是历史见证者,自己是文明传承人。“玩粘土创艺” 活动中,志愿者以指尖创意为桥,讲解蒙古族蒙古包、藏族格桑花等民族符号背后的共生故事。问答互动让 “多元一体” 变得可感,孩子们用彩泥还原民族工艺,将不同元素拼合成 “大家庭”,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实践中扎根。“巧手编竹梦” 活动里,志愿者展示竹编实物与图片,拆解起编、收口等步骤。孩子们专注穿梭竹丝,亲手制作小扇子、小相框,在非遗技艺中感悟民族智慧,传递环保理念。

从文物对话到民族共创,从非遗实践到文化传承,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也让民族同心与文化自信的种子悄然生长。

创意赋环保,童心守自然

7 月 16 日,两场环保行动在晨风社区温情开展,以创意为纽带播撒环保理念。“粘土塑珍兽” 活动中,志愿者解读濒危数据与栖息地危机,科普讲解揭开生态困境。互动问答激发探索欲,孩子们捏制珍兽、还原家园,在动手间深化保护认知,环保职业分享更拓宽守护路径。

同日下午,“蓉城绿翼” 团队用童言讲述地球故事:北极熊冰川消融、海洋塑料泛滥,触目场景化作绿色种子。孩子们在 “圾时分类” 游戏中变身达人,将矿泉水瓶改花盆、旧报纸做立体画。活动传递知识更点燃行动热情,让 “与自然共生” 理念扎根,让孩子们懂得环保藏在每个选择里,小行动亦能汇聚成守护星球的强大力量。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的动物家园粘土成果合影

心愿卡寄未来,职业梦启航

本次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天,“心愿卡·未来职旅”活动为孩子们的暑假画上圆满句号。志愿者讲解着医生、教师、环保工程师等职业的意义,“击鼓传花”游戏里,孩子们轮流说出心中的职业梦想。“我想当设计师,设计环保的房子!”“我要做商人,卖大家需要的东西,像市集上那样!”在“职业心愿树”环节,孩子们将梦想画在卡片上,贴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当志愿者送上便携口袋本作为礼物时,孩子们纷纷表示:“会好好记录为梦想努力的每一天。”活动落幕,心愿卡或许稚嫩,但其中蕴含的规划意识已悄然萌芽。这正是活动的意义:在童心播下梦想的种子,让职业的向往成为未来学习与成长的动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带着目标奔赴远方。

青春与社区相遇,实践与成长同行,志愿者们用热情与智慧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社区治理和青少年教育注入了青春活力。未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商学院将继续深化校社合作,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奉献力量,书写青春华章!(杨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