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乡村振兴

香火龙舞动元宵夜

时间:2025-02-17   来源:实践强国网

2月13日晚,随着最后一丝香火的熄灭,为期三天的“香火龙”在赣州市寻乌县吉潭镇吉潭村圆满落幕。这场融合了非遗技艺与客家文化的盛会,吸引了数千名本地村民及远道而来的游客,共同见证了香火龙在夜空中的灵动与壮美。

图片1.png

 

香火龙:千年传承的客家记忆

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寻乌香火龙起源于中原,随客家先民迁徙传入,已有千年历史。其制作工艺独特:以稻草捆扎龙身,分段固定于T形木架上,再疏密有致地插满特制香火。龙体通常分为七节,由七名壮汉共同擎举,舞动时需经过扎龙、起龙、出龙、拜厅、舞龙、送龙等严谨环节,寓意驱邪纳福、五谷丰登。活动期间,火龙逐户巡游,龙头先行绕厅堂一周,以“星火流转”之姿为村民祈福,龙尾退场象征灾厄远离,仪式感十足。

图片2.png

 

赤膊上阵:力与美的非遗演绎

值得一提的是,香火龙的表演不仅考验技艺,更需力量与勇气的结合。舞龙现场,舞龙者赤膊上阵,以彰显阳刚之气,展现力量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视觉冲击力相当炸裂。电光火石间鞭炮引爆、唯美的烟花、忽明忽暗的光线相互交织,舞龙者将香火龙的“精、气、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图片3.png

 

舞动夜空:烟火与龙影的交响

13日晚的压轴表演中,一条长约10多米的香火龙在数十名舞者的操控下腾跃翻飞。龙头高昂似雄鹰展翅,龙身盘旋如蛟龙入海,配合鼓点节奏,完成“腾云”“翻江”等高难度动作。夜空中,香火光芒与绚丽烟花交相辉映,形成“火龙戏珠”的奇幻景象。村民家家燃放爆竹迎接巡游队伍,游客纷纷用镜头记录这“星火银河”般的瞬间,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

图片4.png

 

非遗传承:从乡土情怀到文化自信

活动中,老一辈村民与年轻一代的互动尤为感人。68岁的潘大妈感慨:“我从小看香火龙,今年的表演格外震撼!希望子孙辈都能学会这门手艺。”年轻村民小王则主动加入舞龙队,他表示:“香火龙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我们不仅要传承技艺,还要用短视频推广,让全国看到寻乌的魅力!”  

图片5.png

 

寻乌县有关部门近年来通过建立非遗档案、组织培训、文旅融合等措施,系统性保护香火龙等民俗。目前,整理当地传统技艺80多种,为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文明实践+文旅融合:传统节庆赋能乡村振兴

此次舞龙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成为寻乌文旅发展的新契机。活动期间,吉潭村拉动了饮食、住宿与农特产销售。据统计,三天累计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一倍,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

从千年民俗到现代文旅IP,寻乌香火龙正以炽热的香火点亮文化自信之路。当传统与现代交融,香火龙这项非遗技艺不仅守护着客家人的乡愁,更舞出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李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