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践

非遗数字化,传统与科技赋能的激情碰撞——合肥望湖中学七年级十三班王梓娴赴黄山市皖南古村实地调研

时间:2025-08-25   来源:实践强国网

徽州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徽州当地,三雕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其雕刻技艺和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小小调研员王梓娴,以汪立信、鲍树民编著的《徽州明清民居雕刻》为理论基础,探寻徽州三雕选料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 聆听非遗传承人教导等方式完成调研,全面感受了徽州三雕文化的独特韵味。

image.png 

图2 《徽州明清民居雕刻》

image.png 

图2 墙面上的诗意浮雕——砖雕

image.png 

图3 基石上的雄浑画卷——石雕

image.png 

图4 梁枋间的灵动艺术——木雕

安徽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承载着徽州大地深厚的历史记忆与独特文化基因。然而,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非遗文化正经历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考验。怀着让安徽非遗魅力为更多人所知、并展现其跨越时空的生命力的愿望,从皖南古村落返回合肥后,王梓娴同学在合肥市望湖中学汪扬眉、徐娟、王凤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以“过去—现在—未来”为叙事主线,将传统非遗底蕴与现代科技手段相融合,创作出数字绘画组作品《时间轴上的非遗》。该作品不仅文化内涵深厚,更以强烈的视觉表现力,构建出一个连接历史与未来的艺术对话空间。

image.png 

图5 作品《时间轴上的非遗》

通过视觉化呈现安徽非遗文化,旨在提升社会公众对非遗的认知与保护意识,为青少年拓宽沉浸式、互动化的文化学习途径,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主动探索的精神。同时,此举也致力于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多样可能,为推动非遗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传播提供新视角与新路径。(王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