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基层理论宣讲是连接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路径。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深入人心,自2020年开始,寻乌县以“理响寻乌”工作室为核心平台,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重要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科学理论、阐释方针政策、传播主流价值、弘扬时代新风,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挖掘宣讲队伍,扩大宣讲覆盖面。寻乌县积极挖掘理论专家、党员干部、文艺人才、百姓名嘴等组建了10支理论宣讲队伍,成立了“理响寻乌”工作室。为拓宽宣讲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寻乌县充分利用寻乌调查纪念的丰富历史资源,专门组建了寻乌调查理论宣讲队伍。此外,还积极吸纳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组建了一支具有强大示范效应的好人宣讲队伍,形成了“干部带头讲政策、理论专家深入讲理论、百姓名嘴生动讲变化、先进典型用情讲身边事、小小红色讲解员讲红色历史”等“多维度、多层次”的宣讲矩阵。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屋场会、大树下、田间地头等宣传阵地,创新性地采用快板、山歌、小品、小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使宣讲内容“实”起来、宣讲方式“活”起来、宣讲语言“鲜”起来、宣讲活动“火”起来,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提升、受到教育,达到凝心聚魂的目的。据统计,寻乌县宣讲队伍已开展宣讲活动400余场次,覆盖群众8万余人次。
创新宣讲模式,增强宣讲吸引力。寻乌县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之中,不断创新宣讲形式,提升宣讲效果。一方面,寻乌县积极探索10支理论宣讲队伍创新宣讲模式,将宣讲与文艺展演、科学普及、体育比赛、红色讲解等多元化形式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宣讲活动。同时,还充分利用各类文化活动平台,如“文明夜市星期六”、“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日活动,以及“村BA”、趣味运动会、“小小红色传承人 红色故事演讲”等特色活动,运用快板、山歌、情景剧、趣味互动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红色文化以及移风易俗等核心内容巧妙融入其中,使宣讲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还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和先进典型,收集整理其中的感人故事,提炼出最经典、最精彩的内容,并运用鲜活的“本土话语”讲述“身边人”和“身边事”,使宣讲内容更具感染力。真正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出了特色,讲到了深处,极大地提高了宣讲活动的吸引力。
打造宣讲品牌,强化宣讲实效性。寻乌县以宣讲品牌为引领,创新基层理论宣讲,丰富内容形式,提升宣讲效果,使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生根发芽,传播“好声音”,唱响“主旋律”。一方面,该县选拔了一批理论功底深厚、宣讲能力突出的宣讲员,组建了10支专职理论宣讲队伍,如党员先锋队、百姓名嘴队等。通过改编山歌、乡村土广播、微视频等创新形式,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给群众,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思想觉悟和凝聚力。另一方面,寻乌县创新推出“文明夜市星期六”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并将其作为理论宣讲的承接平台。这一举措解决了理论宣讲零散、影响力不足、群众参与率低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理论宣讲的效果。将“理响寻乌”宣讲品牌得以更广泛地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基层理论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基层宣讲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引导基层群众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脱离群众。要多用一线视角、立足乡土实际,少点照本宣科,多点方言土语,多点百姓身边事,让宣讲更加接地气,让党的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