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盛夏,成长如歌。近日,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青’力’青’为讲食安,烟火小摊筑大安”路边摊食品安全科普宣讲团奏响为期三天的食品安全主题暑期活动华章。这场融合科学内核与童趣形式的科普盛宴,为社区少年儿童构筑起一座寓教于乐的知识乐园,在欢声笑语中将食品安全的种子深植心田。
童心探秘 化身“食安小侦探”
活动首日,科普动画如一把钥匙,瞬间开启孩子们的好奇心门。志愿者的提问如投石入湖——“为什么有些食物会让肚子‘闹脾气’?”激荡起思维涟漪。随即,图文并茂的知识讲解深入浅出,将抽象概念化作具象认知。孩子们凝神聆听,“三无食品”的危害性在生动描述中如警示灯亮起。
知识落地化为实践锋芒
“食品安全小侦探”游戏中,孩子们手持食品图片卡片化身火眼金睛的卫士。依据刚习得的标准,他们仔细甄别、热烈讨论,“这个包装没有生产日期!”“那个找不到质量合格标志!”——观察力与判断力在趣味挑战中悄然淬炼,安全防线于心中悄然筑起。
知识接力燃星火 指尖万象塑“菌”灵
次日,“知识问答接力赛”如一声集结号,孩子们争先恐后,将前日食品安全知识倾囊而出,现场热度如七月骄阳。当神秘的微生物世界在PPT中徐徐展开,孩子们惊叹于显微镜下生命的精微与磅礴。志愿者的讲解如探照灯:从细菌的千姿百态,到酵母在面包馒头中的“魔法”,再到乳酸菌守护肠道健康的奥秘——无形世界的伟力在孩子们眼前纤毫毕现。
想象随即在指尖绽放
孩子们执笔描绘心中奇特的微生物图景,继而用五彩橡皮泥赋予它们立体生命。扭动的“细菌”、毛茸茸的“真菌”、圆润可爱的“益生菌”……微观世界的居民们以萌态可掬的形象跃然掌心,科学认知在创造乐趣中生根发芽。
解码健康“身份证” 童声唱响安全诀
收官之日聚焦食品“身份证”——配料表。志愿者以真实包装为例,层层剖析:“看似健康的果味饮料,首位成分竟是糖浆!”“这包零食含有好几种不易辨别的添加剂。”触目惊心的对比案例,瞬间撕开伪装,让孩子们看清“健康陷阱”。实用的选购锦囊随之奉上:如何慧眼识别“糖”的各种马甲?怎样优选成分简单清晰的食品?知识化为购物篮里的真实盾牌。
活动在朗朗儿歌中推向高潮
“配料表,仔细瞧,排序前后很重要;陌生名,要警惕,天然简单是法宝……”孩子们拍手跟唱,复杂的食品安全要诀在明快节奏中烙印心间,成为随身携带的健康护身符。
此次由仙林湖社区党委鼎力支持、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青’力’青’为讲食安,烟火小摊筑大安”路边摊食品安全科普宣讲团精心策划的夏令营,以三日扎实而缤纷的旅程,在社区下一代心中深植了关乎生命健康的科学之种。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青’力’青’为讲食安,烟火小摊筑大安”路边摊食品安全科普宣讲团为社区幼苗的茁壮成长构筑更坚实的守护长廊。(王文慧 周雨菲 罗霞)
上一篇:青春创意“酵”醒百年醋香!温职社科志愿服务队IP赋能周垟老醋焕新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