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弹部队发射连指导员到横跨湘粤的商业领袖,从改革浪潮中的国企尖兵到绿色转型中的行业先锋,倪福林用近六十载的人生历程,书写了一段“军魂铸商道”的时代传奇。他的奋斗人生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在军队熔炉锻炼的13年,在国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12年,以及下海创业白手起家的34年。这三个阶段如同三级台阶,承载着他从军人到企业家的蜕变,更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血意志,熔铸成企业发展的精神内核。在他的带领下,福中福集团以“军魂”立根、以“匠心”铸品,在房地产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赛道上,既实现了商业价值的突破,更书写了社会效益的华章。
一、军魂铸基:从导弹兵到实业先锋的精神传承
1965年12月,17岁的倪福林穿上军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对空导弹部队的一名发射员。在部队的13年里,他从发射员成长为发射技师,再到排长、连长、指导员,每一步晋升都浸透着汗水与执着。“部队教会了我怎么做人,怎么一分为二看待问题,更奠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这段熔炉般的岁月,让他深刻理解了“精准”与“担当”的分量——就像导弹必须命中目标,做人做事也容不得半点含糊。而这种将部队优良传统与军人作风融入日常的特质,正是他身上鲜明体现的可贵精神之一,干事雷厉风行,兼具说干就干的干劲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
1978年,脱下军装的倪福林转业至湖南益阳,开启了他在国企改革创新的12年征程。得益于部队的培养,他一心向地方干部学习,渴望将企业做大做强。1982年,他被任命为益阳市五交化总公司总经理兼书记,党和人民的信任给了他实现人生追求的舞台。当时的企业在全省同行业中排名第56位。倪福林拿出军人的果敢,推行“一业为主,多业经营”的改革策略,将部队的“岗位责任制”转化为企业的“绩效考核表”。他带头蹲点仓库、跑遍供销社,用三个月时间摸清全省市场行情,推出“送货上门、售后跟踪”的创新服务。“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是他从部队带出来的工作准则,也让他在短短5年内带领企业实现五大经济指标全省第一的跨越。
这份实干与担当,让他在全省仅有的一个经理(厂长)名额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这些荣誉给了我更大的动力和决心”,他始终认为,正是部队培养的好作风,让他在改革浪潮中敢为人先,成为国企转型的“尖兵”。而他身上始终践行的劳模精神,不仅体现为自身的坚守不渝,更在这一时期开始显现出对团队的带动作用,为后续在企业培育富有劳模精神的优秀团队埋下伏笔。
1991年,组织准备提拔他担任副处级干部,倪福林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婉言拒绝提拔,毅然下海创业。想创办一个企业,大胆干出一番事业,为国家多纳税,为社会多解决就业岗位。”带着这样的信念,他南下深圳,开启了34年的白手起家之路。一到深圳,他就把部队的好作风、好传统一一践行:紧跟中央政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摸索前行。创业初期的困难远超想象——公司前8年持续亏损,1993年政策收紧时,湖南的贷款无法调往深圳,本地银行又因他是“外来者”而犹豫,资金链几近断裂。但他始终记得部队教给他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每天只睡4小时,带着团队挨家挨户跑市场,创新推出“一万元入住”的销售模式,硬生生打开了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如此忙碌的创业阶段,他仍保持着坚持学习的韧劲,无论多忙碌,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安排学习,就连散步时也在听时政新闻和专业知识,这种学习习惯成为他突破困境的重要支撑。
在深圳开发的“福中福花园”“幸福海岸”等项目中,倪福林将军营的“精细化管理”融入工程建设:每道工序必须像导弹发射流程一样“零误差”,每个户型都要经过“战士般的体检”。最终,这些项目获评深圳市“花园式住宅小区”,企业跻身“纳税百强”。“房地产开发不是盖房子,是为老百姓建‘幸福家园’。”他给项目取名“幸福”,正是军人“为人民服务”信念的延续。
二、匠心筑梦:从地产深耕到生态转型的破局之路
“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企业家的使命是推动发展。”倪福林始终认为,军魂不仅是敢闯敢拼,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长远眼光。在房地产行业遭遇周期波动时,他带领福中福集团以“品质筑基+生态赋能”的双轮模式,走出了一条穿越周期的稳健之路,而这背后,是他对“劳模实干精神”的坚守——作为这一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播者,他在公司培育出的优秀团队,同样将这份实干融入了企业发展的血脉。
“我看重事业,追求事业,注重实干。”作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倪福林长期战斗在第一线,从未真正休息过。周末不是在工地巡视,就是在开会办公,“这辈子没利用上班时间旅游,没有休闲娱乐,不打牌,不喝酒,不炒股,不理财,一心扑在工作上。”这种专注让福中福在行业调整期站稳了脚跟——当不少房企因高负债陷入危机时,福中福因坚持“不炒地、不囤房、不高杠杆”,始终保持着健康的财务状况。而他坚持学习的习惯在此期间亦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持续吸收时政信息与专业知识,他得以更精准地把握行业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产领域,倪福林坚持“质量即生命”的军规。深圳幸福海岸项目是深圳市宝安区的品牌楼盘,领导和业主人人称赞。他要求团队精益求精,“像打磨导弹零件一样对待每块砖瓦,导弹发射前,要精心检查,不能有任何问题,否则导弹就发射不出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倪福林董事长从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外立面及室内装修等,他都亲临现场参与讨论、指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他70多岁仍坚持每天几次戴着安全帽到工地巡查,指着图纸对施工队说:“部队打靶要十环,我们盖房要百分百合格。”这种“匠心”让福中福的项目多次斩获省级优质工程奖项,在深圳、长沙核心区持有超1000亩优质土地储备,成为行业波动中的“压舱石”。他算过一笔账:“深圳项目开发可为国家贡献40亿税收,长沙1000亩地的开发,可贡献10多亿税收。”
更具前瞻性的是他对绿色生态产业的布局。2008年,当同行还在争夺城市核心地块时,倪福林响应益阳市委市政府的邀请,投资7.5亿元开发黄家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这片3.3万亩的天然湖域,曾因无序养殖导致水质下降,他带着团队像“治理战场”一样系统规划:建立24小时水质监测站,推行“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甚至亲自坐船考察每片水域的水草生长情况。如今,“黄家湖生态鱼”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从湖面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目标是让长沙市、全省各地都吃上黄家湖生态鱼。
这种转型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军人“审时度势”的本能。倪福林很早就预判到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他说:“就像部队打仗要懂战术,企业发展要知进退。”他将这种判断力归功于“正确的指导思想”:“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就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会埋三怨四,不会走弯路。”而这“正确的指导思想”,离不开他长期坚持学习所积累的认知与视野。
三、初心不改:从反哺家乡到践行责任的家国情怀
“脱下军装还是兵,离乡再远不忘本。”倪福林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书法:“饮水思源”。2006年,湖南省领导赴深圳招商时,身为深圳湖南商会副会长的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垫资修建长沙芙蓉南路、火星北路共10公里市政道路的任务。这正是他响应家乡号召、反哺桑梓的生动实践——而这样的担当,源于他“农民的儿子”的底色,更源于“为社会多解决就业问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贡献”的企业家信念,也正是他将部队优良作风融入工作生活的鲜活体现,面对任务说干就干,以雷厉风行的行动践行承诺。
为了保证道路质量,倪福林在路桥公司请了多个工程师,多次组织开会讨论,会议上倪福林特别强调:修建道路是公司第一次,尤其是长沙市主要干道,垫资修路更是湖南省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省领导在开工仪式上对公司评价极高,一定要把质量和安全摆第一位,一炮打响,旗开得胜。在道路修建期间,倪福林多次来长沙现场指挥,最终,火星北路获评省优质工程,“路通财通,长沙县暮云镇的利润成倍增长,我感到幸福。”道路通车后,倪福林很有感慨的说。长沙市政府以2000亩用地作为回报,现已开发幸福庄园福园、禧园、御园,开发幸福庄园御园项目的同时,还垫资3.5亿多元高质量的建设好了天心区教育局直属公办白沙幸福幼儿园、湖南师大附中双语幸福小学、长沙市一中城南初级中学及市政道路等配套。为了保证配套学校能如期开学,学校建设期间,倪福林更是早出晚归,坚持一天多次到学校工地打卡,带头赶进度,督促进度,学校终于在2023年9月1日如期开学,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和业主的高度好评,看到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倪福林从内心感到幸福,为家乡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倪福林正在筹划下一步如何把商住储备用地1000多亩建设改善性高品质住宅,在房地产业再创品牌,为当地经济发展再做贡献。
在益阳,他同样不遗余力地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投资7亿元建造的益阳福中福商业中心,如今已是当地最繁华的商圈;他还捐建会龙山幸福塔(9层,耗资3800万),陆续投入慈善公益(建学校操场、礼堂等),累计在益阳投资17亿,解决就业200多人。“家乡面貌有了新的改变,我很高兴。”这种反哺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艰苦奋斗”作风的自然延伸——“我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不讲车子品牌,更不用奢侈品。粗茶淡饭,平凡生活。永远艰苦奋斗。”
除了实业报国,倪福林更将“依法治企”作为企业长青的基石。“人一辈子,一定要学好法律,用好法律。坚决不能做违法的事,坚决不能搞腐败。”他坚持以法治企、以纪治企,要求团队“经得起任何检查”。这种底线思维,让福中福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始终行得正、走得稳,“对得起共产党的培养,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而他坚持学习的习惯在此方面亦有体现,通过学习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为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筑牢根基。
如今,75岁的倪福林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息:每天清晨6点起床,雷打不动看新闻联播重播,然后去项目工地转一圈——这份对学习的坚持,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时政新闻还是专业知识,都在持续为他注入前行的力量。他不喝酒、不打牌、不炒股,把个人所得持续投入到企业和公益中,“钱财是身外之物,能为社会做贡献才是人生价值”。在央视军事频道的专访中,他望着老部队的军旗动情地说:“退役军人的舞台可以变,但服务人民的初心永不改。”
从导弹兵到企业家,倪福林身体力行证明:军魂与商道从来不是对立的。当军人的担当、工匠的执着与社会的责任相遇,既能成就企业的长青,更能助推时代的进步。他的故事,是中国品牌建设中“长期主义”的生动诠释,更是一位老兵用实业报国书写的时代答卷——而贯穿其中的,是他始终践行的劳模精神、坚持学习的韧劲,以及深植于心的军人作风,这三种可贵精神,共同铸就了他“军魂铸商道”的传奇人生。(徐勇)
上一篇:湖南娄底:八月稻飘香 中稻收割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