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智语防衰”团队,来自山东大学威海校区,长期致力于搭建阿尔茨海默症防治桥梁,其依托双语教学特色,整合医疗资源与学术成果,为认知障碍群体提供预防、干预的科学指南与情感支持。团队深耕社区实践,自2025年年初起已开展多场“英语乐学汇”主题活动,累计服务威海市恒瑞街、佛顶、滨州街、古寨、西北河、怡海园、寨西、新田等多个社区超150名中老年居民,通过阿尔茨海默症科普讲座、双语认知训练等创新形式,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对认知健康的关注度与主动预防意识。
2025年暑期,团队步履不停,延续实践热情,进一步深化“双语防衰”模式,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走访相关社区,以青年力量为银发群体的脑健康保驾护航。
一、活动剪影:激活社区认知健康新动能
7月3日,团队联合怡园街道滨州街社区、田和街道古寨社区启动暑期首站“英语乐学汇”。活动以科普为基石,以双语训练为特色,为居民带来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认知健康体验。
科普环节中,团队成员用通俗语言解析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理、早期征兆与预防策略,结合“认知储备”理论,生动阐释语言学习对大脑功能强化的重要意义。面对居民关于疾病识别、居家护理的疑问,团队结合研究基础与自身经验逐一解答,现场互动热烈。
在双语训练环节,团队围绕日常生活场景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词汇互动游戏、情景模拟对话,让居民在学习中英文表达的同时,完成记忆、反应等多维度认知训练。活动现场气氛活跃,不少奶奶笑着表示内容有些困难,但“学到了新知识,感觉脑子转的更快了!”
活动尾声,队员对一些老年人进行了简单采访,大家都给出了积极回应。“每一次互动都是在为大脑‘充电’,每一份努力都在为记忆‘保鲜’。”团队成员在整理访谈录像时表示,“我们期待以专业服务为支点,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认知健康,让每位长者都能拥有尊严充实的晚年。”
7月4-6日,团队陆续前往西北河、寨西等威海市其他社区以及烟台市相关社区进行调研,均获得好评。未来的两个月,团队将继续前往天津、安徽合肥、江苏无锡、湖南长沙、内蒙古阿拉善等14个城市的医疗卫生机构、社区、老年大学等地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服务。
二、项目理念:构建“社区-个体-网络”防衰体系
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团队逐渐探索出一套自己的运作模式,即通过社区联络召集相关老人开展活动,活动后将研究的单位细化到个体并跟进,为老年群体提供更细致的服务,最后在通过网络多模态形式方便老年人自助防治。
随着与社区一起举办活动次数的增多,大家对于老年人群体智护问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了。团队负责人认为:“社区是认知健康干预的最佳场景。我们希望通过双语教学等创新形式,将‘主动防衰’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让科学防衰成为老年群体的生活方式。”
团队通过在社区收集的专业问卷完成健康筛查,并用认知量表收集脑健康信息,建立群体健康统计数据库,并计划在不久后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便日后更好地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服务银发群体脑健康。
实践不止步,让认知健康惠及更多家庭,是队伍与项目的初衷。“智语防衰”团队暑期实践将持续开展“认知训练工作坊”“社区防衰科普展”等系列活动,并在团队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上同步,通过短视频、图文专栏等形式扩大防衰知识覆盖面。团队也正在构建智能体、开发网页与小程序,通过更加数字化现代化的形式把健康知识与防治实效带进千家万户。
以青年之力为笔,书写认知健康守护篇章。团队的实践活动与运作体系得到威海市社区基层组织的高度认可,后续将与更多医疗机构与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加深理论与实践双重积累,推动“双语防衰模式”标准化、常态化,为老龄化社会的认知健康管理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每一场社区活动,都是播撒认知健康种子的契机;每一次双语互动,都是唤醒大脑活力的回响。智语防衰团队以专业为桨,以热忱为帆,在认知健康守护的航程中稳步前行。未来,他们将继续深耕社区土壤,让双语防衰的创新模式绽放更多可能,助力银发群体在岁月长河中保持思维的敏锐,书写从容优雅的晚年答卷。(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