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建

《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发布 异地就医结算、扩大社保覆盖面有这些新进展

时间:2023-09-06   来源:实践强国网

近日,《社会保险经办条例》正式公开发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在4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副部长李忠介绍,《条例》作为社保经办领域首部行政法规,标志着社保经办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条例》共7章63条,主要内容概括地说体现在“五个明确”:

一是明确了适用范围。规定经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适用本条例。

二是明确了经办机构职责。规定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登记和转移、信息记录和保管、待遇核定和发放等职责。这也进一步体现了社保经办机构作为社会保险政策的具体执行者、群众权益的直接守护者、公共服务的一线提供者的职责定位。

三是明确了便民利民要求。要求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减少证明材料、缩短办理时限以及对特殊群体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等方式,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高效便利的公共服务。

四是明确了监督管理举措。要求社保经办机构与符合条件的机构协商签订服务协议,规范社会保险服务。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对社保经办机构、社保服务机构等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社会保险信用管理制度。要求财政部门、审计机关依法实施监督。

五是明确了法律责任。对骗取社保基金支出,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保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等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条例》立足于规范经办、优化服务、保障安全、维护权益、促进公平,着力健全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能。《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利于提高社保经办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有利于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更好地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对于社保经办事业高质量发展将起到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9月4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介绍《社会保险经办条例》有关情况。中国网 庞睿 摄

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加快职业人群工伤保险制度全覆盖

就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李忠表示,在养老保险方面,要落实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组织尚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工伤保险方面,巩固建设工程领域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成果,积极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加快职业人群工伤保险制度全覆盖的步伐。

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从去年7月1日启动实施,第一批试点在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7家平台企业,在全国7个省市开展。试点一年多来,制度运行也总体平稳。截至7月底,7家平台企业在7个省市已覆盖615万人,相关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权益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同时,聚焦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精准定位未参保人员,找准未参保的原因,分类施策,不断提升参保质量。精准落实为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政策。今年以来,已为1724万困难人员代缴相关社会保险费,确保困难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

结合《条例》的贯彻实施,从今年起,人社部将组织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通过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四进”活动,将社会保险政策送进千家万户,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依法履行参保缴费义务、维护自身社会保险合法权益的意识。

将医保定点范围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拓展 全国定点医药机构达107.8万家 

《条例》规定,经办机构应当根据经办工作的需要,与符合条件的机构协商签订服务协议,方便群众享受医保服务。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定点医药机构达到了107.8万家,比去年增加了10余万家,增长了13.4%。其中,定点医疗机构达59.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达48.4万家。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医保定点覆盖范围,将医保定点范围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拓展,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就医和购药。

协议管理是医保经办机构规范“两定机构”医药服务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重要管理措施。今年上半年,全国医保经办机构累计核查定点医药机构达到46.23万家,共协议处理14.59万家,挽回医保基金损失51.38亿元。《条例》规定,要加强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并从协议签订、履行、违约处理等全流程进行了进一步规范。隆学文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两定机构”申请条件、完善评估流程,同时制定全国统一的医保服务协议范本,健全定点医药机构准入、退出和绩效考核等机制,加强违约行为处理,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和“救命钱”。

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47.51万家 所有参保人都可进行异地就医备案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今年以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落地、落实和落细,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已经达到47.51万家,比去年底增长了45.33%。与此同时,今年前8个月,全国住院、普通门诊和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的跨省直接结算总人次突破了7000万,达到了7216.71万人次,减少群众垫付97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45.1%和91.77%。

目前,所有参保人都可以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其中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经备案。全国已经统一了备案有效期,有效期内参保人可以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能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待遇。今年前8个月,新增备案1168.8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5.39%。其中依托国家医保服务APP和国家医保局公众号等全国统一渠道办理线上备案498.61万人次,接近一半的量都是通过国家统一平台线上备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狠抓政策落实,抓流程完善,提高跨区域问题协同处理的效率和直接结算率。”黄华波说。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等部门全面深化改革,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员已分别达到10.57亿人、2.4亿人、2.94亿人和2.46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强化基金保障能力,各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超过12.5万亿元,市场化投资运营稳步扩大;不断优化经办服务体系,实现了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来源:中国网)

编辑:程超


相关推荐